三伏天來臨!全年最熱+潮濕季!3大消暑湯水及5大養生法則 達至冬病夏治
三伏天來臨目錄
延伸閱讀:
三九天養生|中醫直授4招不病秘訣!天灸固本扶正、溫熱飲食/泡腳升陽氣
夏天湯水食譜:中醫推薦4款清涼養生湯品
回到目錄
三伏天是什麼?
三伏天是中國傳統節氣中一年中最熱且潮濕悶熱的時段,通常出現在小暑與立秋之間。這段時間陽光充足,氣溫高,濕度大,通常分為初伏、中伏和末伏三個階段,合計約30天。中醫認為,三伏天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,適合進行冬病夏治,尤其是針對肺部疾病的調理和療養。

三伏天與三九天的分別
三伏天是夏季的「陽氣最盛期」,適合「冬病夏治」;而三九天是冬季的「陽氣最虛期」,適合「冬季補陽」。兩者在時間、氣候和養生重點上均有明顯差異,但都是中醫養生和治療的重要節氣。
三伏天
發生在夏季,屬於一年中最熱的時候,主要強調「夏季養陽」,利用陽氣旺盛的時期進行養生和治療。三伏天適合進行三伏貼、三伏灸等療法,幫助改善冬季易發的疾病。

三九天
發生在冬季,指的是冬至後的第三個九天(即冬季最冷的時期),共約27天。三九天是人體陽氣最虛弱的時候,強調「冬季補陽」,通過三九貼、三九灸等療法來增強體質,預防疾病。

三伏天2025日期
整個三伏天共計30天,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,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潮濕悶熱的時段。2025年三伏天日期如下:
- 初伏:2025年7月20日 至 7月29日(共10天)
- 中伏:2025年7月30日 至 8月8日(共10天)
- 末伏:2025年8月9日 至 8月18日(共10天)
三伏天湯水3大推薦
三伏天已經到來,炎熱的天氣考驗著每個人的耐力,無論是上班族還是戶外工作者,都可以試試這三款養生茶來調理身體。以下這三款養生茶根據三伏天不同階段的身體狀況,針對性地調理脾胃、排濕去火及補氣養血,讓你在炎炎夏日中保持健康與活力。
回到目錄
三伏天湯水|1.初伏期間:五指毛桃四神湯茶
初伏期間推薦飲用五指毛桃四神湯茶。入伏的頭十天,重點是調理脾胃。由於高溫和濕氣影響,脾胃功能容易減弱,導致體內廢水滯留,濕氣難以排出,營養也難以吸收。只有脾胃恢復正常運作,才能為中伏和末伏的養生打下良好基礎,否則後續的排濕和補氣效果會大打折扣。
五指毛桃四神湯茶食譜
五指毛桃四神湯茶由多種珍貴草本組成,具有多重養生功效。五指毛桃能健脾補氣、行氣利濕;山藥則補脾益肺,養胃生津;茯苓有利水滲濕、健脾寧心的作用;蓮子能補脾止瀉,養心安神;芡實則益腎固精,補脾止瀉。這款茶飲綜合了健脾、利濕、養心和補腎的功效,是調理身體、增強體質的理想選擇。

食材:山藥乾 10g、茯苓 10g、蓮子10g、芡實10g、五指毛桃10g、陳皮1片、蜜棗1顆
做法: 將豬骨洗淨焯水撈出,所有材料洗淨後放進鍋中,再加入適量清水,大火煮沸後轉小火,煲1小時左右。煮水喝就煮30分鐘就可以了。最後加點鹽就可以出鍋子喝了。
三伏天湯水|2. 中伏期間:赤小豆薏米茯苓茶
中伏期間適合飲用赤小豆薏米茯苓茶。夏季炎熱且多雨,潮濕感加重,毛孔開放,體內濕氣難以排出。這段時間要特別注意防暑降溫,做好去暑除濕的工作,幫助身體排出多餘濕氣,保持清爽。
赤小豆薏米茯苓茶食譜
利水消腫,祛除體內濕氣,改善氣色差,緩解身體沉重、水腫及皮膚油膩等症狀,增強脾胃功能,寧心安神。

食材:赤小豆 30克、炒薏米 30克、芡實 15公克、茯苓 9顆
做法: 將赤小豆、炒薏米、芡實和茯苓洗淨。 把所有材料放入鍋中,加入適量清水(約1500毫升)。 用大火煮沸後轉小火,慢燉45分鐘至茶色濃鬱。 過濾取湯飲用,溫熱時飲用效果最佳。 經期女性應暫停飲用。
加強版消腫水(適合久坐大腿腫脹者): 在上述基礎上,加入炒白扁豆10克和五指毛桃15克,繼續煮10分鐘,增強利水消腫效果。
回到目錄
三伏天湯水|3. 末伏期間:桑葚玫瑰花百合茶
末伏期間則適合喝桑葚玫瑰花百合茶。三伏天汗流浹背,消耗大量氣血,結束後身體容易虛弱。這時候要好好補養身體,尤其適合女性飲用含紅棗、玫瑰花和百合的茶飲,溫和滋補,既不燥熱又能調理身體,幫助恢復元氣。
桑葚玫瑰花百合茶
滋陰補血,養肝護肝,助力氣血充盈,改善氣色暗淡;利水渗湿,排除體內濕氣;安神養肺,緩解壓力,提升精神狀態,促進身心健康。

食材:玫瑰花 8-10顆、桑葚 8-10顆、茯苓 8-10顆、百合 20g、紅棗 1-2粒
做法:將玫瑰花、桑葚、茯苓、百合和紅棗洗淨後,一起放入杯中,加入熱水沖泡,燜泡10至15分鐘即可飲用。每日一杯,持續飲用能幫助改善氣色,增強體力與精神。
回到目錄
三伏天養生5大法則
三伏天是夏季最熱且濕氣重的時期,對人體影響深遠。合理的飲食調理、適度的運動和科學的生活習慣是保持健康的關鍵。多吃酸甘味食物開胃,清淡飲食護脾胃,適量補水避免冷飲,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排毒養生,並注意冷氣使用安全,這些都是三伏天養生的重要環節。透過這些方法,不僅能有效抵禦夏季的炎熱和濕氣,還能促進身體健康,為秋冬季節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礎。三伏天養生,從生活細節做起,讓我們在炎炎夏日中保持清爽與活力。
三伏天養生法則|1.飲食調理:酸甘開胃,補氣去火
三伏天氣溫高,人容易出現煩躁、頭暈等不適,食慾也常常不振。此時宜多攝取酸味和甘味的食物,能夠幫助開胃,促進食慾。菠蘿和西瓜是夏季常見的具有泄燥功效的水果,能有效緩解體內燥熱。除此之外,三伏天氣熱易上火,建議多吃苦瓜、番茄和鴨肉等食物,這些食材具有良好的功效,能幫助調節體內陰陽平衡,減輕燥熱帶來的不適。

延伸閱讀:
排毒蔬果汁12款瘦身食譜!台灣女神侯佩岑每日必飲!消脂解倦、增强免疫力
夏至2025|中醫推薦4款解暑湯水!冬瓜/西瓜/苦瓜 退火利尿、解消化不良
去濕茶14大推薦|祛濕茶配方+煲法全公開!薏米、冬瓜助你排濕去水腫
三伏天養生法則|2.飲食清淡,養護脾胃
由於三伏天的高溫和濕氣會加重脾胃負擔,飲食應以清淡為主,避免油膩和辛辣刺激。推薦食用淮山、蓮藕、薏米、大棗、蜂蜜和木耳等食材,這些食物不僅有助於健脾益胃,還能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。此外,夏季出汗多,人體流失大量水分和電解質,特別是鉀和鈉,應注意補充,以維持體液平衡,防止中暑和疲勞。

延伸閱讀:
胃氣脹解決方法|養脾胃就是養命!胃氣脹原因及症狀 4招即時紓緩排氣
春天湯水推介|12款養肝去濕滋潤湯水 健脾/止咳 ! 孕婦適用
熬夜傷肝傷脾胃!中醫直授4招對抗熬夜後遺症!穴位+養生湯水疏肝滋陰
回到目錄
三伏天養生法則|3.補水養生,避免冷飲
三伏天人體極易缺水,常感口渴。補水是養生的關鍵,但需注意避免飲用茶和咖啡,因它們具有利尿作用,反而會加重體內水分流失。最佳的補水飲品是純淨的開水和椰子水,椰子水的電解質成分與人體體液相近,能迅速補充水分和礦物質。尤其要避免飲用冰冷飲料,因為冷飲會刺激腸胃,影響消化功能,甚至導致腹瀉或身體不適。

延伸閱讀:
中暑症狀+急救+預防方法|屋企「這個地方」都易中招
網友靠酵素減肥一個月甩14磅!營養師破解酵素好處/副作用/正確吃法迷思
飲水飲茶哪個好?茶水可取代白開水嗎?14個喝水與茶的益處與迷思
8杯水減肥法|營養師認證必瘦、飲水時間表全公開!阿嬌實試6日減6磅
回到目錄
三伏天養生法則|4.選擇合適的運動與排毒方式
三伏天雖然炎熱,但也是一年中養生的黃金時期。此時人體新陳代謝旺盛,適合進行排毒和調理。刮痧、拔罐等傳統中醫理療方法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,排出體內濕熱。運動方面,建議選擇低強度且有助於心神穩定的運動,如游泳、釣魚和太極拳。游泳因水的散熱能力是空氣的15倍,能有效降低體溫,避免中暑。運動時間以清晨和傍晚為宜,避免正午高溫時段。運動後切記不要立即吹冷氣或洗冷水澡,以免毛孔突然收縮,導致感冒。

延伸閱讀:
椅子運動|每日10分鐘4招燃脂勝跑步!擺脫腰腹贅肉、居家練出川字肌
韓國辣媽3招產後極速瘦身!澱粉甜品照吃、勁甩40磅
睡前「芭蕾蹲」比深蹲有效!8個正確芭蕾拉筋動作 踢走象腿兼練出蜜桃臀
回到目錄
三伏天養生法則|5.冷氣使用注意事項
雖然三伏天氣溫高,但冷氣的使用也需謹慎。冷氣不應直吹頸部、背部、腹部、腰部和腿部,避免局部受涼引發肌肉僵硬或風寒。室內外溫差不宜超過7度,過大的溫差容易使身體調節失衡,增加患病風險。工作場所若感覺冷意,應適當調高冷氣溫度或增添衣物,保持身體舒適。

三伏天是什麼時候?
三伏天是中國傳統節氣中一年中最熱、最潮濕的時段,通常出現在小暑與立秋之間,分為初伏、中伏和末伏三個階段,合計約30天。
三伏天期間應該如何養生?
三伏天養生應注重清淡飲食、多喝水(避免冷飲)、補充流失的電解質,並選擇適合的低強度運動如游泳和太極。此外,避免冷氣直吹,防止感冒和身體不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