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0呎天台屋開9戶劏房出租住12人!20歲女$500租「半個床位」與陌生人同床
撰文:Rain|圖片來源:TVB劇集截圖、photo-ac
300呎天台屋劏成9戶20多歲女生以500元租半個床位

「關注安置政策連線」於去年12月至今年1月中訪問了共147名受訪者。他們分別居住在香港各區的工廈劏房、平台僭建劏房、天台屋及寮屋等,地區分別在深水埗、油尖旺、觀塘及葵青、荃灣等。當中居住平台僭建劏房的住戶佔了47.6%,居住工業大廈及天台屋的各佔17%;此外,受訪者是以2至4人家庭為主,一共佔了8成。

根據調查指出,有63%受訪者居住在不適切居所超過3年以上,當中更有17%已住超過7年!根據最新公屋輪候時間平均為5.7年,但是調查顯示有接近3成的受訪者卻輪候了超過6年但仍未獲派公屋居住。超過一半的受訪者現時的租金為4,001至6,000元不等,當中有68%受訪者是因為自身收入低,選擇住屋少,迫不得已要租住劏房。

20歲女租半個床位 與女租客同睡一床
20多歲的王小姐因學歷限制從事倉務等工作,與其哥哥每人以月租500元,租住在荃灣眾安街唐七樓的一個僅有300呎的天台屋單位。除了他們,屋內一共住了9戶12人。

王小姐形容環境就像一個學生宿舍,大廳擺放了兩張碌架床,有些人沒有床睡,更要打地鋪;她則需與另一名女租客一同睡在一張碌架床上,每人各佔半個床位。去年,她因為疫情影響下,失業數個月,因此,她選擇返回內地暫住來減少開支。

屋宇署以違法僭建為理由 迫遷天台屋住戶
有另一名年紀相約的住客王小姐,與父親和弟弟同住在一間不足100呎的房間,並以1800元租住。但是在最近屋宇署以違法僭建為理由,在各間天台屋貼上封閉令,並且限令在下月3日前要遷走。

經社工轉介之下,各住戶可能可獲安排到屯門臨時收容中心床位房暫住3個月,但是要等到執達吏到場收樓前一刻才能確定,令各住戶感到非常擔憂。

亦有一名年約40多歲的單親媽媽陳小姐,是一名清潔工,並育有2個就讀小學的兒子,一家三口租住葵涌一間200呎天台屋,房租5000元。單位也是以僭建為由被屋宇署要求離開,所以被業主迫遷。陳小姐表示曾經嘗試在同區物色單位,但是發現正常的單位租金實在太高,所以她只能再找其他工廈、劏房或天台屋。
現行政策嚴重過時 要求全面檢討安置政策
「關注安置政策連線」建議將不適初居所列入租務管制範圍,並且需要規管此類居所,保證符合消防安全及環境衛生等要求。另外,該關注組織又批評現行政策嚴重過時。屯門臨時收容中心及中轉屋的位置偏僻,要求政府要全面檢討安置政策,並且增設社工隊,統一向受執法行動影響被迫遷的住戶提供搬遷津貼,幫助民居解燃眉之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