糞便顏色 糞便顏色

糞便顏色反映健康!8大類異常大便的形成及特徵 伴隨黃疸/發燒要小心

健康話題

糞便顏色是人體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,透過觀察糞便的顏色和形狀,我們可以初步判斷消化系統的狀況。今次《MORE》為大家深入探討正常糞便的顏色與形狀特徵,並詳細介紹八種常見的糞便顏色異常及其可能原因,幫助大家更全面了解糞便顏色與健康的關係!

糞便顏色反映健康目錄

延伸閱讀:
脷苔顏色|舌頭舌苔=人體健康密碼!中醫拆解5種舌像、分清痰濕/濕熱體質
5大眼白顏色|眼白呈黃色、藍色、混濁 反映身體不同問題!
指甲顏色反映健康問題 9大特徵要小心!偏紫或患心臟病、發黃易有糖尿病?正常糞便顏色與形狀

糞便顏色 (圖片來源:Canva)
(圖片來源:Canva)

回到目錄

糞便顏色|正常糞便顏色/形狀/質地

健康的大便通常呈現中到深棕色,這是由於膽汁中的膽紅素(bilirubin)經過消化過程後,形成了這種特有的顏色。膽汁是肝臟分泌的消化液,含有膽紅素,當膽紅素進入腸道後被腸道細菌分解,產生一種稱為「尿膽素原」的物質,進一步氧化後形成糞便中的色素,使糞便呈現棕色。健康的糞便形狀通常是香腸狀,表面光滑,質地軟硬適中且容易排出。這種形狀反映了良好的消化與排便功能。糞便過硬或過軟都可能表示腸道功能異常。

為什麼糞便是棕色?

膽汁是肝臟分泌的消化液,含有膽紅素,當膽紅素進入腸道後被細菌分解,產生一種稱為「尿膽素原」的物質,進一步氧化後形成糞便中的色素,使糞便呈現棕色。

糞便顏色 (圖片來源:Canva)
(圖片來源:Canva)

回到目錄

糞便顏色|正常糞便的頻率與氣味

正常排便頻率大致在每週三次到每日三次之間,頻率過低或過高都可能是腸道問題的信號。糞便雖有異味,但不應該過於惡臭,過度惡臭可能與腸道感染或食物消化不良有關。

回到目錄

糞便顏色|健康糞便的特徵總結

特徵 描述
顏色 中到深棕色
形狀 香腸狀,表面光滑
質地 軟硬適中,易排出
頻率 每週3次至每日3次均正常
氣味 有異味但不過於惡臭

回到目錄

糞便顏色異常及其八大原因

糞便顏色異常往往反映身體健康狀況的變化,可能是暫時性的飲食影響,也可能是潛在疾病的警訊,以下列出八種常見的糞便顏色異常及其可能原因!

糞便顏色 (圖片來源:MORE製圖)
(圖片來源:MORE製圖)
糞便顏色 可能原因 說明
黑色糞便(柏油樣糞便)
  • 上消化道出血(如胃潰瘍、食道靜脈曲張出血)
  • 服用鐵劑、活性炭或含有鐵的補充劑
  • 某些藥物(如含鉍的藥物)
黑色糞便通常是血液經過腸道消化後的顏色,若非服藥引起,應及早就醫檢查。
鮮紅色糞便
  • 下消化道出血(痔瘡、結腸炎、腸息肉)
  • 食用大量紅色食物(甜菜、紅色果汁)
鮮紅色血液多來自直腸或肛門附近,若伴隨疼痛或出血量大,應盡快就醫。
白色或灰色糞便
  • 膽道阻塞(膽石症、膽管癌)
  • 肝臟疾病(肝炎、肝硬化)
  • 藥物副作用(如含鋇劑)
缺乏膽汁色素導致糞便失去棕色,白色糞便應視為嚴重警訊,需立即就醫。
綠色糞便
  • 食物通過腸道過快(腹瀉)
  • 大量食用綠色蔬菜或含綠色色素的食物
  • 服用鐵劑
綠色糞便多為暫時性現象,若持續或伴隨其他症狀,建議就醫。
黃色糞便
  • 脂肪吸收不良(胰臟疾病、乳糜瀉)
  • 肝膽功能異常
黃色糞便通常質地油膩且異味較重,可能伴隨腹瀉,應尋求醫療評估。
淺棕色或淡色糞便
  • 膽汁分泌不足
  • 肝臟或膽囊疾病
與白色糞便類似,反映膽汁流動異常。
橙色糞便
  • 食用富含β-胡蘿蔔素的食物(胡蘿蔔、南瓜)
  • 某些藥物或補充劑
通常無害,屬於飲食影響。
藍色或紫色糞便
  • 食用含人造色素的食品或飲料
  • 極少數情況下與代謝異常有關
較為罕見,多為飲食因素。

回到目錄

糞便顏色|糞便形狀與健康的關係

除了顏色,糞便的形狀同樣是判斷腸道健康的重要指標。根據布里斯托糞便形狀分類法(Bristol Stool Chart),糞便可分為七種類型,這一分類由布里斯托大學的希頓(Heaton)和路易斯(Lewis)於1997年提出,並發表於《北歐腸胃病學雜誌》。糞便的形狀與其在大腸內停留的時間密切相關,能反映腸道蠕動速度及消化狀況。

糞便顏色 (圖片來源:MORE製圖)
(圖片來源:MORE製圖)
類型 描述 健康狀況判斷
1 小硬塊,像堅果般 一顆顆硬球狀,乾硬且難以排出,通常代表便秘,腸道蠕動緩慢且水分不足。
2 香腸狀但結塊 香腸狀但表面凹凸不平,仍屬便秘範疇,顯示腸道功能尚未完全正常。
3 香腸狀,有裂痕 香腸狀但表面有裂痕,屬於較理想的糞便形狀,表示腸道健康良好。
4 光滑柔軟,香腸狀 像香腸或蛇一樣,表面光滑柔軟,是最理想且最容易排出的糞便形態。
5 軟塊,邊緣清晰 斷邊光滑的柔軟塊狀,容易排出,可能代表腸道蠕動較快。
6 蓬鬆糊狀,邊緣不清晰 粗邊蓬鬆的糊狀大便,常見於腹瀉,腸道蠕動過快且水分過多。
7 水狀無固體 水狀無固體塊,完全液體,通常是嚴重腹瀉的表現,可能由感染或腸道疾病引起。

回到目錄

糞便顏色異常時該如何應對?

1. 觀察與記錄

持續觀察糞便顏色、形狀及頻率,並記錄相關症狀(如腹痛、便血、體重變化),有助醫生診斷。

2. 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

  • 增加纖維攝入,促進腸道蠕動
  • 保持充足水分,避免便秘
  • 避免過度攝取色素食品及藥物

3. 及時就醫檢查

若糞便顏色異常持續超過數天,或伴隨其他症狀,應及早就醫,接受糞便常規檢查、內視鏡檢查或血液檢查,確保健康。

回到目錄

發現糞便顏色異常 何時應該就醫?

  • 糞便持續呈現黑色或鮮紅色,伴隨腹痛、貧血或體重減輕。
  • 白色或灰色糞便持續多日,伴有黃疸症狀(皮膚或眼白發黃)。
  • 糞便異常顏色伴隨嚴重腹瀉、發燒或嘔吐。
  • 糞便中出現黏液或血絲。
糞便顏色 (圖片來源:Canva)
(圖片來源:Canva)

回到目錄

如何維持健康的糞便顏色?

  • 均衡飲食:多攝取纖維豐富的蔬果,促進腸道蠕動。
  • 充足水分:保持糞便柔軟,避免便秘。
  • 避免過度使用藥物:某些藥物會影響糞便顏色,應遵醫囑使用。
  • 定期體檢:及早發現消化系統疾病。
糞便顏色 (圖片來源:Canva)
(圖片來源:Canva)

回到目錄

正常糞便的顏色和形狀應該是怎樣的?

正常糞便的顏色通常是中到深棕色,這是由膽汁中的膽紅素經過消化分解後形成的。形狀應該是香腸狀且表面光滑,質地軟硬適中,容易排出。這些特徵反映了良好的消化和排便功能。

糞便呈現黑色或白色代表什麼健康問題?

黑色糞便通常表示上消化道出血,如胃潰瘍或食道靜脈曲張出血,血液經腸道消化後呈現黑色;也可能因服用鐵劑等藥物導致。白色或灰色糞便則可能是膽汁流出受阻,常見於膽道阻塞或肝臟疾病,這種情況需要及時就醫檢查。

撰文:Echo Cheung圖片來源:Canva、MORE製圖

你可能也喜歡

Recommend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