鈉攝取量 鈉攝取量

鈉攝取量過多可致心臟病!消委會測試76款米線只有一款鈉含量沒有超標?

女性健康

鈉攝取量與健康有密切的關係。膳食中攝取過多的鈉會增加患高血壓的機會,亦會增加患上中風及冠心病的風險。根據衞生署二零二零至二二年度進行的調查,本港15-84 歲人士血壓升高或高血壓的患病率為 29.5%。平日裡除了留意食物的脂肪、糖含量,鈉含量也是食物健康的重要標準之一,以下就跟著小編一起了解鈉的知識,以及香港人最愛吃的米線的鈉含量,多多注意健康吧!

鈉攝取量過多可致心臟病!消委會測試76款米線只有一款鈉含量沒有超標?

鈉是鹽嗎?

「鹽」和「鈉」二字經常被當作同義詞使用。技術上來說,食鹽是一種名為氯化鈉的化合物,含有40%鈉和60%氯。換言之,每1克食鹽含0.4克(即400毫克)鈉。

鈉攝取量的來源

食鹽是我們從膳食中攝取鈉的主要來源﹐但並非唯一來源。除了食鹽外,我們從膳食攝取的鈉主要來自含鈉的佐料及醬料,例如谷氨酸鈉(俗稱「味精」)、豉油、蠔油、湯精等。煙肉和香腸等罐頭及加工食品通常添加了鹽或含鈉的防腐劑,例如硝酸鈉和亞硝酸鈉等。鈉可能以食物添加劑的形式,存在於味道清淡的食物中,例如麵包、餅乾及穀類食物等均含有作抗結劑、酸度調節劑或膨脹劑用的碳酸鈉。鈉亦天然存在於奶類、魚、蔬菜和食水等食物中,但分量不多。

 鈉攝取量
(圖片來源:pexels@max-griss)

鈉攝取量標準

世界衞生組織(世衞)建議成人每日的鈉攝取量應少於2000毫克(即略少於一平茶匙鹽),並且在2025年將人口平均鹽攝取量降低百分之三十。2克的鈉等於5克的鹽。而根據衞生署的資料,本港成年人口每日的鹽攝取量約為8.5克。可見香港人平日飲食的鈉攝取量頗高,需要多加注意!

鈉攝取過多可致心臟病、中風?

無論是什麼年齡的人士,如果吃鹽太多,都會引致血壓升高,而高血壓是心血管系統疾病、中風和冠心病等多種非傳染性疾病的重要風險因素。世衞指出,成年人無論是否有高血壓,減少鈉的攝取量都能達到降低血壓的效果。這對健康大有好處,因為血壓即使只是降低少許,已能減低沒有高血壓人士患上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。

 鈉攝取量
(圖片來源:《偶然發現的一天》劇照)

76款熱門米線只有一款鈉含量沒有超標!

香港人最愛米線,不單單因為它便宜又方便,更是有濃味湯頭以及配菜,十分美味。但是越濃郁重口味的美食就越是暗藏危機。消費者委員會曾與食物安全中心合作,測試了本地食肆所售的100款亞洲風味湯粉麵的鈉含量和能量值,發現如果連湯連料吃下整碗湯麵,多達76款湯粉麵的鈉含量超出世界衞生組織建議的每日2,000毫克的攝取限量,當中鈉含量最高的是1款麻辣米線,達到6,000毫克!此外,亦檢視了10款預先包裝杯麵的營養標籤,其中3款的鈉含量由2,244至3,150毫克,同樣超出每日攝取限量!

整體來說,進食一碗亞洲湯粉麵平均攝取約2,700毫克鈉,已超出世衞建議每日鈉攝取限量2,000毫克。以個別樣本來說,若進食整碗亞洲湯粉麵,多達76款樣本的每碗鈉含量皆超過每日攝取限量。若再以每日進食三餐平均計算,全部樣本的每碗鈉含量皆超出每日攝取限量的三分之一。

若進食亞洲湯粉麵時不是喝掉整碗湯,而只喝下5至6湯匙(約90克),整體結果顯示進食一碗湯粉麵平均攝取的鈉亦達到每日攝取限量94%,但已比進食整碗湯粉麵的鈉攝取量降低接近三分一。若進食湯粉麵的食物部分加喝下90克湯,接近三成樣本的每碗鈉含量皆超過每日攝取限量。

若消費者選擇只進食食物部分而不喝湯,鈉攝取量比進食整碗亞洲湯粉麵降低接近一半,但進食一碗食物部分的湯粉麵平均亦已攝取75%的每日攝取限量。若只進食食物部分,亦有接近兩成樣本的每碗鈉含量超過每日攝取限量。若以每日進食三餐平均計算,是次測試只有「黃枝記」雲吞麵(#31)的每碗鈉含量未有超出每日攝取限量的三分之一。

 鈉攝取量
(圖片來源:IG@asahina_aya)

消委會:減低鈉攝取量貼士

  • 留意鈉含量或能量值較高的湯粉麵,點選時可減少選擇鈉含量較高的湯粉麵
  • 點餐時,要求食肆減低食物的鹹度或減少添加醬汁
  • 盡量不喝湯
  • 留意分量,如分量較大可考慮與他人分享
  • 不少食肆會將醬汁和佐料放在枱面上供食客自由添加,這也是攝入鈉的來源,減少添加或在試味後才添加適量的醬汁和佐料
  • 進食預先包裝杯麵及碗麵時,減少添加調味粉和醬汁的分量
  • 除留意鈉含量外,亦應留意其他營養成分例如卡路里
 鈉攝取量
(圖片來源:
pexels@j-a-n-n-g-u-y-e-n)

有消委會相關美妝品方面的檢測結果嗎?

消委會曾就不同美妝品進行測試,分別有眼霜防曬去角質產品

消委會有頭髮及手部護理產品推薦嗎?

面部保養以外,也要注重頭髮及手部護理,好用與安全的洗頭水髮膜潤手霜指甲油絕不能少。

撰文:Tracy圖片來源:《偶然發現的一天》劇照、食物安全中心、IG@jeffreyngai、@asahina_aya、pexels資料或影片來源:食物安全中心

你可能也喜歡

Recommend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