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寒湯水2021 – 二十四節氣|中醫教保暖進補5大養生秘技:必飲五指毛桃烏雞湯和天麻紅棗燉魚頭
大寒今年是在1月20日,屬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,代表冬季已接近尾聲,春季即將來臨,是一年中陰陽轉換的重要時機。跟小寒一樣,大寒也是代表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,立春來臨前,隆冬的嚴寒低溫持續,此時正值生機潛伏、萬物蟄藏的冬季,人體的陰陽消長、新陳代謝也處於相對緩慢的狀態,因此大寒養生仍要順應冬季潛藏的原則,除了要注意防寒保暖外,還要為來年春天陽氣生發做好準備。
撰文:註冊中醫師陳宇傑@德善堂|圖片來源:[email protected]、新傳媒資料庫、Photo-Ac、一起一百歲@Red
大寒保暖進補5大養生秘技 推薦2款必飲湯水食療
1.宜早睡晚起
內經有云「冬不藏精,春必病溫」,大寒時仍然需要依照冬季養生原則,早睡晚起,不宜戶外劇烈運動,日常生活避免過勞,房事亦應有所節制,以固護腎氣,否則來年春季容易患上溫熱性疾病。

2.睡前泡腳
入睡前還可以用熱水浸腳,能促進腳部血液循環,改善睡眠質素,對預防腳冷和防病保健都有一定作用。一般浸腳水溫以40~50度為宜,浸至足踝,浸泡時間約10分鐘,由於天氣寒冷,浸泡過程中可加熱水以保持水溫。

3.進食溫散風寒食物
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,與立春相交接,所以飲食上的原則與小寒略有不同。首先,冬季進補的比重應逐漸減少,以順應季節變化。其次,在進補中應適當增添一些具有升散性質的食物,為適應春天陽氣升發做準備。此外,大寒期間是感冒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期,所以適當進食具有辛溫解表、發散風寒功效的食物,例如紫蘇葉、生姜、蔥、桂皮等,以及進食少許辛辣之品,不但能夠幫助陽氣升發,更有助預防風寒外侵,減低患上外感風險。
Tag
二十四節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