嚴浩教你保暖食療、睡前泡腳!原來冬天沖涼先洗頭可導致中風…
撰文:K |圖片來源:嚴浩生活、IG、photoac
嚴浩:冬天保暖三大法則
1. 花椒泡腳保暖、防流感
泡腳一直被視為冬季加速血液循環,也是有效的驅寒方法,用鹽加熱水泡腳,有助去濕;用薑加熱水泡腳,有助去寒,但用「花椒」泡腳你有聽過,試過嗎?嚴浩提出花椒泡腳可以治感冒,原理是花椒有助身體把寒氣引導到體外,減輕感冒症狀。尤其是夜晚泡腳,可以更快驅走寒氣。

泡腳保暖小貼士
1. 泡到出汗
準備一個高一點的桶(可以完整覆蓋腿肚的為優),花椒於超市或街市購買,將花椒置於一鍋水中先煮沸5分鐘,讓花椒的味溶於水中,再將花椒水倒於水中,加入冷水,讓雙腳先適應暖水溫度,再慢慢一點點的加熱水,令身體排汗。
2. 蒸氣循環
準備一條毛巾蓋住桶的上方,和膝蓋,讓蒸氣在桶內循環。
3. 保暖
屋裡的不能有風,盡量夠暖,身上也要穿上足夠的覆蓋衣物,避免再度著涼。
4. 換乾淨衣服
泡20分鐘左右會開始發汗,40分鐘可能全身濕透,所以事先準備一條毛巾在手邊,結束的時候,立刻抹腳與更換全身衣服。
5. 睡前泡腳
可在泡腳前洗腳,泡完後不洗,準備上床就寢,以達更佳保暖療效。
6. 多喝水
泡腳時可以多喝熱開水。
7. 注意時間
兒童泡10分鐘已足夠,皮膚開始微微發紅即可。
***糖尿病與痛風、高血壓、孕婦也應該注意溫度和泡的時間,可能不適用此療法


2. 洗錯澡可致中風!
有不少人在洗澡時會選擇先洗頭再沖身體,但其實這個順序在冬天是非常不利於健康,甚至會因此造成中風!因為專家指出冬天室溫氣溫較低,脫去衣服後,血液會開始集中於頭部和內臟,此時若馬上洗頭,會有中風的危險性。

那麼正確的洗澡順序為何呢?
先從四肢開始,再洗臉、沖身體,最後才是洗頭,才能減少血壓的突然改變。
洗澡黃金時間?
答案是夜晚6pm-8pm,再避開剛吃飽飯的時間。
因為每日的血壓於8pm開始慢慢下降,至2am-3am為最底,4am的清晨又慢慢爬升,早晨到達最高,所以6pm-8pm的血液最為穩定,這個時候洗澡,可以預防因溫度造成的血管劇烈收縮或擴張,尤其是年紀較大的人,血管的彈性較差,更要注意血壓不能上下太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