禾花雀種米記:(1) 插秧囉!

網誌

為了一碗新米飯,我去種米!

曾經在一個Media Lunch中,一位航空公司的高層告訴我,原來香港的米(一包包在超市買到的)是在糧倉儲存了兩年才推出市場的,為的是避免萬一香港缺糧,無飯開會香港很亂。他又繪形繪聲地說一碗新米煮的飯有幾好味,而我身邊有好喜歡日本的朋友也專程到新潟吃新米,當知道長春社一年一度的種米計劃又開始,第一時間去報名!

這個叫「禾‧花‧雀‧塱原生態農社」的計劃,是於新界北塱原濕地進行的。這片土地是香港現存最廣、連片的農業式淡水濕地,而之上又真係仲有好多雀仔同青蛙,當中包括食米、但幾近絕種的禾花雀!復活節假期天晴,由河上鄉行入一片片綠油油的農田,已經好開心!

禾花雀的第一個行動,是插秧!塱原都算是肥田,所以一年可以出兩造米,分別是:

頭造:4月插秧;7月收成

尾造:8月插秧;11月收成

而今日我就是去了插秧!

在地的農夫,早已經把一粒粒的稻米培成幼苗,早兩個星期不停下大雨又落雹,好彩我們的苗沒有死!今天看到在水田中荗密、好似蔥咁長的幼苗,一株株連根拔成,再移植到旁邊的水田。這些水田是人工的,農夫也水灌入田裡,因為我們種的是水稻法。

拔出幼苗對於有點種植經驗的我不是太難,反而在水深及上5寸下5寸的水田內走動真的很難,因為田內的泥十分啜腳!身邊一起參與的朋友有在淘寶淘農夫用、長及大脾的水鞋(不太Fashionable的thigh high boots 哈哈!),因為她怕跟水中的任何生物(如青蛙/蝌蚪 etc)有接觸!但我是個野孩子不太怕,畢竟今天在田裡只見到比一毫子更小的青蛙,而且我覺得跟大自然有最直接的接觸是最好的,所以一踩落水田的泥:「噢!好幼細好滑(好似海底泥!)」

把苗兒每三棵連在一起插在濕土中,看似很容易,的確又是熟能生巧。難度最高的,是每一次把腳從泥濘中抽出來,很易失去平衡,掉進水裡!整個過程比我想象中輕鬆,但回到家小腿都覺有一點點累,不過OK啦!是好好玩的體驗!香港人差不多人人都食過飯,而且香港的原居民也曾是以種水稻為主的!但是一粒米是如何得來呢?小學時在書本上讀過的插秧、收割,又是什麼的一回事呢?種米真係好玩啊!

每個月在田中都有活動,分別是用塱原泥土建煮食窯、做陶碗、採蓮蓬剝蓮子、米食製作班等等,大家Stay Tuned啊!

你可能也喜歡

Recommend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