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同志孩子門外的那雙拖鞋》

網誌

今天的話題很踩界,想講的是:同志出櫃。

近年都多了文章去講及這類型的話題,但大部份的發言者,都是比較接近局內的人,例如同志本身,又或者與同志的生活圈子接觸得比較密切的人,這次我就試試用局外一點的角度,去談談出櫃這回事吧。

愛情,只是兩個人的事───這句說話,只適用於25歲前。

25歲後,愛情在任何時候,都是兩個家族之間的事。只要你還有會關心你的家人,就與他們有關。

我有一位女友人,只喜歡女孩子,與很多的個案一樣,父母一直不想去接受。女孩坦誠地將女朋友帶回家,介紹給父母認識。比較幸運的是,她的父母選擇不做任何刻意的事情,因為他們雖然不接受,但也不想讓女兒感到難堪。

她的父母比較開明,然而我們聽得更多的是,很多同志的父母對此的反應,都是激烈很多的,於是很多聲援同志的朋友,都用上了頗為負面的角度,去形容這班「不開明」的父母。

但事情從來都有兩面,在大家認為他們沒有好好地體諒同志孩子的時候,其實也需要承認孩子在發現自己是同志之後,也未夠能力,去讓父母克服傳統上的偏見,去接受他的性取向。大家需要明白,父母輩成長在傳統的價值觀下,要他們一下子去改變自己的想法,是有如要他們接受十號風球會淹沒停車場、地鐵會有人縱火、北韓真的會開戰、AI有可能統治地球般,這些以前無法想象,但卻原來會發生的真實。

請原諒我用上負面的事情去形容這個處境,因為不容否認,在他們的思想世界裏,孩子是同志,也是一件負面的事,否則也不會作出如此大的反應吧。而更荒謬的是,有些同志朋友本身多年來,都一直作出與本身性別在傳統上有分別的打扮,父母早就一直看在眼裡,但雙方就是一直盲目地,一廂情願地認為「我在打扮上已暗示了給你知」及「他一天未承認一天都不代表就是同志」,來逃避去進一步溝通的責任。

大家都不需要怪責自己,但同時也請不要怪責對方,世界上很多問題,都不涉及對與錯,一切都只是價值觀的差異而已。接受現實很難,也需要時間,但用更多的耐性去表達與溝通的話,到了一天,父母看見那位另一半能夠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好,活得更好,他們即使仍然不接受,也會覺得心甘命抵一點吧。當然首要一點,是孩子需要確定,他與自己的伴侶,也是認真的。

最後,告訴大家我那位朋友的最後結果:

她一直用時間,讓女友與父母相處,慢慢地讓父母感覺到她們是認真,而女友也是一個好女孩。終於,在剛過去的新年,母親為女兒買新拖鞋的時候,多買了一雙,放了在女兒的房門口。

祝各位同志朋友,得到幸福。

陳詠燊@ Sunnyhahaha

若喜歡這篇文章,請Share,謝謝。

Fan page:http://www.facebook.com/SunnyhahahaChan

(圖片來源:電影《蝴蝶》 圖片文字: 陳詠燊 )

陳詠燊最新作品《女人不能對男人做的50件事》,現已登陸各大書局!

你可能也喜歡

Recommended